今天,我给大班的孩子上了一节剪纸课,孩子们动手动脑,剪门洞、钻门洞,玩的不亦乐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惊到了我,他们可以把纸头剪成能穿针的细条。孩子们的专注能力也惊到了我,原本30分钟的课,因为不想打断孩子整整用了50分钟。

其实课堂上一个有点内向的小女孩的一句话更是惊到了我。活动开始,我让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剪一个门洞,让玩具七星瓢虫、小熊、大象钻过去。孩子们大多很快剪出大小不同的门洞来,有的孩子粗枝大叶,剪出的门洞有点小,但瓢虫能穿过去,有的孩子心细,剪出的门框细细窄窄,大一点的熊宝宝能钻过去。小朋友们欢呼自己成为小小魔法师的声音此起彼伏。只有小宝没有完成,剪来剪去总是把门洞剪破。孩子有点失落的小声对我说:“老师,我有点笨!”乍听这话,我有点蒙,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子,应该是从不认输的,总认为自己最出色的。我抱了抱她,告诉她:“你不是笨,而是没有掌握方法。接下来你注意看,认真听,也能成为出色的魔法师。”

很明显,我的拥抱和话,对小宝影响很大,接下来活动难度加大,要求孩子们用一张纸剪出一个更大的门洞,让老师抱着大熊钻过去。大多数孩子都傻眼了。“这怎么可能?”“老师我可以把几张纸粘到一块吗?”“只能是一张纸。”孩子们都在尝试,而小宝也在完成她刚才没有完成的门洞。经过努力,小宝的第一个门洞终于完成了,我让她自己选一个玩具钻过去,她明显是自信不足,选了一个小小的瓢虫,瓢虫很容易就钻过去了。我说:“要不你让小熊试试?”她将信将疑,拿起小熊,慢慢钻过去了,小宝的脸上一下子有了成功的喜悦,叹了一口气小声说:“我终于成为小小魔法师了。”

而这时孩子们,因为尝试失败,纷纷放下剪刀,说:“老师骗人,这一张纸根本就不可能剪出能让老师通过的门洞。”我笑着进行下面的教学,我看到小宝的眼睛闪闪发亮的盯着我,生怕漏掉我说的每一个字。孩子们看了我的PPT,和我事前做好的大门洞,豁然开朗,跃跃欲试。这一次,孩子们都屏息凝气,生怕自己把自己浩大的工程一个不小心给毁了。小宝这次也更加认真,细致了,她说:“老师,我没有她们剪的细,我可以稍微粗一点吗?”“可以只要不断就好。”尽管小心翼翼,还是有不少小朋友一心想着要细一点,而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断了。小宝尽管很慢,剪的线条也没有那么细,但她成功的把一张纸剪完。我特地让她和另一个小朋友拉着门洞,我抱着大熊慢慢从门洞钻过去了,孩子的眼里明显闪着激动的泪花,她终于成为了,最最最最出色的魔法师!

    课后,我在反思孩子为什么会说:“老师,我有点笨。”这与孩子平时的经历有关。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追求成功的教育,认为成功的就是好的,聪明的,把失败归咎于孩子不聪明,笨。而不去关注失败背后的东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因为粗心;有因为没有掌握方法、诀窍;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的某方面能力没有达到一般孩子应该达到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耐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她们更多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