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江阴之行,通过观摩优课和聆听专家评课,对语法教学,我有了更多认识。三位老师选择的都是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教学,该部分作为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的第二课时,三位老师做出了不同处理。吴玉洁老师和黄静老师延续了单元内话题,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着手进行了文本再构,陈莹老师放下了课本,选择了课外材料,围绕The can and the mouse的三轮PK设计了多样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听了三节课后的思考。
1.教学目标指引前进方向
设计一节课,从解读教材开始。目标好比前行的目的,不同的目标指向不同的目的地。地本单元围绕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话题,呈现了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和肯定句的用法。本课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应定位在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和肯定句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挖掘,v-ing的构成方式,关键词look, listen, now,其他特殊疑问词who, where. 从三位老师的课来看,吴老师和黄老师都能在Story的蓝本上很好的复习并挖掘,简单明了、目的明确地学。陈老师的课独立出课文之外,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是非常好的一节课,然而从同课异构的角度来看,脱离了单元情境。就教学目标而言,挖掘有广度但缺乏深度,目标定位在了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和一般疑问句,对特殊疑问句、关键词等没有进行处理,偏离了单元教学目标。陈老师的选题和活动设置其实趣味性很强,我觉得如果能将故事与单元内容有机整合,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那就完美了。
2.在话题和情境中学习语法
根据语言的习得规律,语言的习得不是从词汇和语法规则入手的,而应在语境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吴老师复习Story板块时引入了一个爸爸打电话给Tim询问家里每个人活动的的情境,使得语言活动的进行具有了情境性和趣味性。黄老师通过复习Mike一家上午和下午的活动,再现了课文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再次感知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接着,以时间为线索,设计了一个续编晚上的活动的环节,教师先是分别给出了不同地点情境提示,最后结合checkout 图片,给出在家的最终情境,提供了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比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活动,运用现在进行时。然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引导学生观察和概括。最后,将时间延伸到周日,创设了Miss Li带大家野餐,孩子们在厨房帮忙的情境,进一步巩固现在进行时。因为小学生注意力有限,爱幻想,在情境中教授语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思维引领,为语言能力发展铺路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可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先让学生感受大量的语法现象,再让他们去找规律,进行归纳,最后再进行演绎迁移。黄老师设计的“Grouping sentences”环节思维引领性很强,她引导学生把一个简单的动词从”What””Who””Where”上着手加入宾语、人物、地点扩充成词、成句、丰满。如教师给出动词watch,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扩充出诸如“watch TV”→“My mother is watching TV.”“My mother is watching TV in the living room”等。吴老师在学生完成Checkout部分短文的缺词填空任务后,引导学生找出问句,并追问:文章中为什么会出现问句?也非常具有思维含量。两位老师都在无形中为后期的写作教学做了铺垫。
4.语法课也可以很有趣
三位老师的课打破了我对语法课的刻板印象,尤其是陈莹老师的课。她选用了课外的语篇材料-The dog and the mouse,语法为主,语篇为辅,三轮PK为串联,设置了大量的听、说、读、演、猜活动。在第一轮PK中两位小动物的视频逗的孩子哈哈大笑,Memory checking和Finding different pictures的小游戏孩子们积极参与。第二轮以听和猜的活动为主,教师巧用信息差,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境操练了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在音效和照片的双重刺激下,学生们反馈很好。第三轮通过给学生分组,进入演和猜的环节,继续巩固现在进行时,学生的角色代入感很强,立马所有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此外,其他两位老师也很好地运用了信息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生在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老师们使用的现在进行时小口诀,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朗诵口诀也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一个活动。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我们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有必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情境中给与学生足够多的运用目标语言交流的机会,引领思维,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