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美术教学中,应从哪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 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二、 积极思考的习惯。

美术是“艺术的载体”,如果不积极思考就不可能学好美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

三、 大胆发言的习惯。

课堂上积极发言既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又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必要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才会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绘画能力。

四、 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五、“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

六、勇于质疑的习惯

    质疑,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问,“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开始。质疑就如火花,火花闪耀的越多,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就越快,思维过程也就越积极。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美术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