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画永远不会占满整个画面,总有留白。
 
  一种悠闲,一点思念,一份淡雅。
 
  自古才子爱佳人,何况“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的佳人?
 
  阑干原是仙居城阙,“十二”则极言其多,曲栏围护,重叠辉映。青松苍劲挺拔,院外曲径围栏,垂柳依依。圆拱门内,假山、绿草、花池、回廊,曲径通幽。一座雅致阁楼,飞檐翘角,绿帘半垂。
 
  阳面阁台之上,一壶清茶正香,一个青衣女子倚栏俯瞰,着一件短袖旗袍,一手扶栏,一臂倾斜下垂,纤纤玉指自然弯曲垂落,令人不禁想起那低眉的菩萨。
 
  此时,杨暗柳绿,杏花妖娆,一架蔷薇满院香。
 
  玉净花明的女子素雅新妆,一边倚栏观景,一边怀想自己的小心事。“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却原来,向晚轻寒,数点催花的细雨,惹得柳暗花明里,玉手女子无限遐思,只怕梨花落尽成秋色,望断斜阳人不见,院内空留秋千索。
 
  李义山在《碧城》诗中写道:“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仙人以鹤传书,以白云传信。而这人间女子,只有用心寄明月,只需露台小坐,听风袅袅,拂动衣袖,心事婷婷,又被喜悦推动。
 
  抑或,她会从画中走来,打开娇羞的眼神,将流淌的心事,低眉信手地弹在风里,轻拢慢捻抹复挑,全凭这一双如玉的纤手。这等女子,唱起来,也定然声清韵美,字正腔圆,宛若流莺巧啭,彩凤和鸣;舞起来,美如天上女;动起来,似月中嫦娥。
 
  那些画里飘出来的如锦音韵,如波一般漾在水面。岁月的温凉,随之淡而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