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项目名称:关于溱潼古镇旅游景点开发与保护问题的研究
项目学校: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心小学
参加班级:六年级(2)班
参加人数:48人
指导老师:刘和林 钱明珠 华梅 刘爱芳
在《关于如何放大会船效应问题的研究》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同学们都觉得前期活动虽然相当成功,但总有些意犹未尽。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思考、讨论,我们师生形成共识-----继续围绕溱潼旅游业的发展来做文章。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关于溱潼古镇旅游景点开发与保护问题的研究》班级实施方案落笔。
一、研究背景:
溱潼是一个千年古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新时代的春风又让古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生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小公民,自然应当融入社会,与古镇共呼吸,齐前进。而且,以立足于古镇发展前沿的旅游业为切入点,既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有利于学生就地取材,深入研究。于是该课题应运而生。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公民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寻找和发现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通过公民养成教育,初步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强化学生“公民权利”等与公民养成教育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传播公民知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
(3)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小公民意识,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参政议政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班级:(同前)
四、指导老师:(同前)
五、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1、观察古镇旅游景点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
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具体问题已讨论通过,即“关于溱潼古镇旅游景点开发和保护问题的研究”)
3、分工协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写出报告;
5、展示成果,召开听证会,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供决策参考,同时制作相应的展板。
六、活动总结:
讨论、分析本次活动的成败得失,表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与个人,为今后的活动造势。
活动过程:
活动方案报请学校领导批准后,同学们就开始分头行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查阅资料,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古镇旅游发展的优势、
瓶颈和现有的一些政策法规;
2、 深入古镇的各个社区及街头巷尾,实地考察,找出明显
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
3、 联名向溱湖风景区及溱潼镇领导写信,就古镇旅游景点
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4、 举行大型的公益宣传活动,发放相关的告家长书和倡议
书,同时伴有媒体报道,扩大社会影响。
(附:告家长书 含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六年级同学正在开展一项活动: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出谋划策,增光添彩,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起草了一份倡议书,现将正文转发给你们,望你们能够大力支持,积极响应,我们不胜感激!
倡 议 书
美丽的旅游景点,给予我们美好的享受。在尽情享受美景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做文明人。因为,我们的言行,都是美丽风景中的一部分。我们身在其中,或观光,或办事,或经过,也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形象。正所谓“美景与游人一色,人性与景观齐辉”。在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护景区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不破坏本地生态环境;
二、保护景区内人文历史景观、建筑和文物,不在石碑、墙砖等物件上乱刻乱画;
三、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杜绝随地吐痰、小孩随地大小便等妨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发生;
四、将游览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带回垃圾站,废电池等强污染垃圾请投入专门回收站;
五、服从大局,遇到摩擦时互相体谅,通过协商解决;
六、文明出行,以礼相让,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
七、公共场合及休息时不大声喧哗,以免干扰他人;
八、不在景区内快速行车,保障景区的公共安全;
九、本地商家热情待客,杜绝坑蒙游客事件的发生。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创古镇溱潼之文明景区吧!谢谢!
此致
敬礼!
溱潼中心小学
X年X月X日
在前期的各项活动全部到位后,我们便邀请姜堰旅游局、溱湖风景区和溱潼镇相关领导来参加了模拟听证会。具体过程如下:
(开始 播放音乐《古镇秀,溱湖美》)
第一小组 我们的问题
本组六个人向大家汇报同学们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最终定下本次研究课题的过程。
1 、(播放一组古镇美景及游人如织的图片 配乐)感受溱潼古镇那沁人心脾的质朴典雅之美,溱潼的旅游事业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大步向前。
2、不和谐的音符。一组照片(a、砖瓦厂高高的烟囱正浓烟滚滚;b、刚建成的鹊仙岛1号景区的水上漂浮物和随地乱扔的垃圾;c、摩托车在老街像赛车一样疾驰而过。)
3、更严重的问题。a、古镇的规模还不够大,许多古味正在丧失。这是因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缺乏长效性的战略眼光和持续性的规划。(播放一组图片) b、古镇的文化内涵明显不足。(播放一组图片) c、溱潼民俗风情馆内搜集的地方风物实在太少。(播放一组图片)
小结:在调查过程中,所有跟我们接触过的镇民对这些问题都很关注,有的很担心,说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溱潼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经过同学们反复研讨,我们定下了本次的研究课题——关于溱潼古镇景点开发与保护问题的研究。
(领导提问,本小组同学自由答辩)
第二小组 现有的法规
要解决问题就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也要有相应的法规、政策。组同学经过多方搜集,本查到了不少相关的资料。
1、映示《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城市绿化园林管理暂行条例》等文本。
2、重点推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1985年国务院签发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选择其中的部分重要条文出示。同时播放采访区旅游局领导的视频。)
3、肯定这些法规的优势。(映示)
4、提出现有法规的不足。(映示)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一些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领导提问,本小组同学自由答辩)
第三小组 我们的方案
既然现有的法规需要修改、补充、完善,就必须认真研讨,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组同学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斟酌、商讨,结合与社会人士的交流,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共有五条:
1、 破坏景区文物环境处罚细则。(映示)
2、 组织志愿者定时在景区执勤、服务。
3、 重视旅游资源的再生功能,有前瞻性,作长远考虑。(映示举例图片)
4、给溱潼民俗风情馆扩充一些古味十足的文物,将民俗文化的展示常态化。(映示民间艺术表演图片 )
B、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古镇原貌的,全部作特殊包装。
小结:以上这五条方案都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大家年龄尚小,难免思想幼稚,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领导提问,本小组同学自由答辩)
第四小组 我们的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做起来就精彩!大家深深地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第四小组的回报主题只有两个字:行动!
1、 映示同学们考察、走访的部分图片。
2、 映示同学们查阅资料、热烈讨论的相关图片。
3、 映示同学们联名给镇长写信的图片。
4、映示同学们在社区分发传单,宣讲景点保护知识的图片。
5、播放姜堰电视台新闻视频:保护旅游景点大型宣传活动。
(领导提问,本小组同学自由答辩)
(领导点评提问,全体同学自由答辩。)
(播放音乐《古镇秀,溱湖美》 结束)
活动总结及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随着活动过程的步步深入,已经使学生关注的目光自觉不自觉地触及到立法机构和政府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生活问题。研究方案可能不会被政府部门采纳,却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拓宽公共政策制定者们的思路;学生研究的结果并不重要,过程就是宝贵的成长经历,改变着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社区、对社会的认识。在共同的研究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品味着学习的趣味,体验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一句话,“做起来就精彩,有行动就会有收获”。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部分公共问题已得到解决,经过学生实地采访、调查,再加上成功的模拟听证会,引起了镇政府的重视。同时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小城市的要求,溱湖风景区也加强了对全镇旅游景点的管理,采纳了我们的好几条建议----如给溱潼民俗风情馆扩充一些古味十足的文物、将民俗文化的展示常态化和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古镇原貌的,全部作特殊包装等很快都得到了落实。小手牵大手,牵出好成就 。 这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又是怎样一种鼓舞啊!
当然,由于教者水平所限,再加上所处地区的局限性,本次活动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时候,活动之前的准备不够充分,仓促上阵,孩子们有些不适应;(2)、对一些政策法规的理解缺乏辩证的观点,往往出现想当然,过于理想化的弊端;(3)、家长的工作做得不太到位,偶尔会出现家长不配合甚至不许学生外出参加活动的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高宗旨----“做起来就精彩,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使学生更有为更自信,为将来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