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一个时代,心向往之
清纯朴素至真,寥寥数语
诵之升华生命,提炼生活
故称之为“诗经时代”!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若静心读《诗经》,细细品味,定能感受其温暖、敦厚的特点。淡雅的情怀、纯洁的感情、浓厚的亲情就那样在诗经中弥散开来。
屋外雨丝绵绵,读至先秦的《二子乘舟》,莫名心酸。细品那短短数行,合上书本,却默默地潸然泪下!
忆起每每从娘家回家,临出发时,母亲总是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开得很远,家门前那暗黄的廊灯下,依然会有着久久伫立,目送我走的身影。母爱悠长,全在车里;母爱悠长,全在那目送的身影里!
寄一腔思念于锦书,诉一弯晓月浅浅照着。
千年的湖边,舟行渐远。留一送别之人,泪湿双颊,只顾喃喃细语:“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母亲紧紧握住二子的手,来不及拭泪,只想让手心的温暖多留一会。反复询问:“吾儿何时归?吾儿何时归?”
然而送君终须一别,手心残留的暖意随着远去的帆船已然消失。近远景刹然变换,微波轻轻荡漾,蔓延了母子深深的不舍。伫立湖边已久的母亲,眺望渐行渐远的小舟,心里渐生悠长思情。
“养养”是“痒痒”吧,心里那不舍却不能相留的痒,难以言说,唯作“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忽然,湖面波涛澎湃,一叶小舟孤独地在风波里砥砺前行,母亲不舍的心情化为浓浓的担忧, 前方的天地是何样啊?
母亲双手握拳至胸前:“我拜托天地,愿我儿不瑕有害,愿我儿不瑕有害啊!”那祷告的声音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动情,单薄的身子发出声声呐喊,愿我那心里的牵挂能听见母亲的祝福,但愿你们在外,平安一路,没有任何伤害、痛苦。沉甸甸的母爱,把那祷告传向千年之后的我们身边,母爱无边!
回想师范求学,每每入学前,父亲必悄悄流泪。父亲常年在外工作,难得春节回来,我们也是在斗嘴中度过寒假,从没想过父亲也会如此。直到结婚后偶然间听母亲说:“你父亲在你婚礼那里,从姜堰步行回家的,不肯旁人陪着,我只好远远跟着。走一路,哭一路。”听后,心里酸涩不已,父爱,爱得如此深沉!
周末回家,翁婿二人把酒言欢。酒酣正当时,父亲对我们说:“夫妻二人,在一起就是缘分,珍惜彼此,宽待他人。”女婿笑着说:“我们吵啥架啊,好着呢!”父亲听后,高兴地站起来:“好,这就好,再开瓶酒!”原本还伤感着的我,听了这话哭笑不得!
父母恩情如同《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生养我们的恩德比天还大,毕生无以回报!如今父母年岁渐长,也只有陪伴才是最长情的表白!常回家看看,哪怕就看那么一眼,心里也是满满的踏实、宽心!
愿言佑父母,不瑕有害!
读诗经,
愿自己如诗般无邪地活着。
如是我闻,
佛说,心随境转,无余涅槃。
我说,无邪,淡泊,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