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新课标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主动性,加强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构建趣味课堂,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打造趣味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在学生独立自主的积极学习当中获得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目标深入探究基于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爱上数学趣味课堂。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进行简要阐述。

 

1、设计游戏化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诸多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游戏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可以号召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当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在游戏活动当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参与。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保证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同时还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也能够享受其中。游戏教学法虽然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游戏教学中应多思考游戏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使之更好地为数学课堂的教学服务。必须要确保运用得当,如果运用方法不恰当的话容易适得其反。教师所选择的游戏内容要贴近数学教学内容,并且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保证学生在游戏当中学到知识;教师所选用的游戏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让学生在游戏当中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深化游戏乐趣的感受力。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可以组织游戏课堂,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寻宝游戏,首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游戏规则。(课件出示)生:25个箱子中只有一个箱子里有宝藏。一次找到宝藏就算获胜。师:看,就是这25个箱子,你能一次找到宝藏吗?生:不能。师:如果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课件出示:宝藏的位置),能一次就找到宝藏吗?生:能。师:谁来试一试。(学生尝试找宝藏)师:你怎么知道宝藏在这里?生:因为大屏幕上小男孩告诉我们,宝藏的位置在(5,1)。师:原来你是根据学习过的数对知识来找到宝藏的。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激趣是新课导入的诀窍。寻宝游戏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既是一种游戏情境,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种生活情境。让孩子置身游戏中开始学习,符合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具有悬念的游戏的心理特点。合理的运用游戏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课堂教学的成功铺下基石。

 

2、构建展评式课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夸美纽斯在其经典之作中说: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学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而展评式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就运用了展评式课堂。课前,每位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分数的大小比较预学单。新课开始直接揭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交流、探讨什么?生:分数的大小比较。(师板书课题。)师:课前我们已经做了预学,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对预学单中的12两题进行交流展示,然后小组推选一名或几名同学,待会儿和全班展示交流。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小组活动。(学生小组展示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5分钟后,师邀请最先举手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预学成果。)一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大小比较有哪些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分子、分母不同的时候用到通分。第二种情况,分母不同、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若小,此分数就大。第三种情况,就是分子不同、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若大,分数就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子比分母小1,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此生展示之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生:我建议某某同学讲的顺序变换一下,他应该先讲同分母的,再讲同分子的,最后讲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就是通分。小组展示汇报时,其他同学随时就某位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小组展示交流后,师:这么多方法交流后,我们做个梳理。掌声欢送这个小组回座位。师引导学生梳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展评式课堂,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前的预学,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思考,带着想法、疑问走进课堂。让学生习以为常。使学生认识到,上课就是要进行自我表达、自我展示,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交流、对照。让学生静心倾听。静心听,听清楚、听进了,才能思考,才有讲的头绪,也就有讲好的可能。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多讲,不只是讲知识内容,也应当作为主体进入评价、比较鉴别,对别人的见解、学习行为进行评议。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探索、创新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从而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3、创设故事化课堂,增强自主学习动力

故事化课堂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巧妙设疑,把教学的内容变成故事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就由潜伏状态转入到活动状态。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孙悟空有3根样的甘蔗,小猴子贝贝、佳佳、丁丁见后便一哄而上,叫嚷着要吃甘蔗。孙悟空说:好,贝贝分第一根甘蔗的1/2,佳佳分第二根甘蔗的2/4,丁丁分第三根甘蔗的3/6贝贝听了连忙说:“孙爷爷,不嘛,不公平,我们要分得和丁丁的同样多。”孙悟空真的分得不公平吗?师:1/22/43/6不一样吗?孙爷爷真的分得不公平吗?(同学们议论纷纷)师:要想弄明白故事的奥秘。我们必须掌握分数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数学故事引起了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真正的性质教学拉开了帷幕。同学们情绪极度亢奋,真恨不得马上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待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重提那个孙悟空分甘蔗的故事,学生就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最后,全体同学都明白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也就是说,孙悟空分的甘蔗其实是公平的。故事化课堂,让学生有了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故事情节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心情迫切,丰富想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故事化课堂,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而这种活化了的认知潜能,能激发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从而诱发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使其兴趣盎然,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建设需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将自主学习动力和热情转化成巨大的自主学习潜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构建趣味课堂,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快乐的自主学习成为推动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平台。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