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文学习向来离不开阅读,但我们如果仅仅想通过语文课堂就教好语文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目前苏教版每学期的语文课文不过20来篇,六年来的课文也不过三百篇,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课内外对比导读让孩子由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对比 质朴 笑忆 痛失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课文以轻松明快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萧红在这个园子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也让师生感受到她与祖父之间浓浓的情谊。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仅仅阅读《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并不能深入感受萧红与祖父之间的那不可替代的情谊,也不能正确地解读《呼兰河传》,更不能全面认识了解萧红。于是,我决定带领孩子一起走进《呼兰河传》这本书,让孩子们自己走进文本,走进萧红与祖父,感受祖父对萧红的宠爱,萧红对祖父的依赖,真正认识萧红。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萧红在园子中快乐、自由的生活,以及祖父对萧红深深的爱。
2.体会萧红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进园子,回忆趣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我和祖父的园子》,走进了萧红和爷爷的园子,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此处不作深究,只要学生简单说说原因,稍微进行阅读指导。)
(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选择性板书。)
师:在萧红眼里,这座园子之所以充满自由,充满欢乐,是因为这园子里有——?(祖父)在你的印象中,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生交流。(感受祖父对萧红的宠溺)
师:在这个园子里,我们听见了欢声笑语,感受到了浓浓的祖孙之情,我相信,大家也一定喜欢上了这个调皮天真的小女孩以及那个和蔼可亲的祖父,那大家还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与她的祖父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就让我们走进《呼兰河传》,读读那些有趣的故事。
二、笑忆爷爷,童心未泯。
课件出示片段一: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成和孩子似的。……(《呼兰河传》第三章)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这段话。指导读“家雀”读音,(jiǎ qiǎo)。大家知道“家雀儿”是什么吗?猜一猜。
师:不错,就是我们常说的麻雀。
师:孩子,如果爷爷跟你说:“唉,孩子,你看,天上飞了个家雀!”你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说反应)
师:可天上真有麻雀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片段二: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呼兰河传》第三章)
师:天上真有家雀儿吗?谁来为大家读读这段文字?
(引导孩子抓住“都知道这一手”“不以为奇”等词语,理解祖父的故意而为之。)
师:祖父并不是真的想藏孩子的帽子,孩子们也知道祖父闹着玩的,但他们都愿意就这么嬉闹着,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感受到了怎么的情绪?这样一位老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交流,师选择板书)
师小结:读这段文字,一个会和我们打闹,会恶作剧的小伙伴跃然眼前,这仿佛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小赖皮,而不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这样的老爷爷怎么会不招人喜爱呢?活脱脱就是一位老顽童啊!不过,这位爷爷的趣事可不止这一件,我们继续往下读。
课件出示片段三: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呼兰河传》第三章)
师:当大家听到祖父的这句话时都有什么反应?大家的反应就跟同学们一样——都笑了。我们接下去读。
课件出示片段四: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呼兰河传》第三章)
师:大家什么也没说,就只是笑。可又笑得各不相同,请同学分别来读读这些描写“笑”的语句。
(学生朗读)
师:从这一个又一个人的笑中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亲情,这似乎就是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有着包容的祖父,可以容忍小孙女一切的恶作剧,而这些点点滴滴的看似平常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于是萧红在文章的里这样写道:“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了的。”
师:同学们,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感受祖孙之间不可替代的浓浓情感)
三、“痛失祖父”,感悟浓浓情意。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难感受到,祖父在萧红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萧红心目中的,这个园子之所以那么的快乐、幸福、自由……是因为有着她可爱的祖父,是祖父带给她快乐,是祖父带给她幸福,也是祖父带给她这仅有的自由,让她可以在这烦闷的生活中有一丝的任性。所以,她在《呼兰河传》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忆自己的祖父,直到祖父的离去:
“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等到我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祖父八十一岁了,他终于离开了人世”。
师:祖父离开了萧红,离开了美丽的园子,也带走了萧红仅有快乐。(淡淡哀伤的音乐渐起)自由读资料(祖父去世的片段),哪些地方会让你的内心深有感触?读一读,写一写。
(相对给孩子留充裕的时间,让孩子写感悟。)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祖父走了,离开了这美丽的园子,也离开了需要他的萧红。缺少祖父的园子不再快乐,再也听不到欢声笑语,再也看不到萧红无忧无虑、任意妄为的身影了——她也离开了这记忆中的天堂——她和祖父的园子。
四、总结
萧红的人生是很黯淡的,可我们透过这质朴、真诚、充满童趣的语言,却感受到了萧红的童年是那般的轻松快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祖父,从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萧红为什么那么喜爱自己的祖父了。课后,让我们继续走进《呼兰河传》,品味萧红那烂漫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