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作为教师,我的幸福教育梦是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这让我想起曾经教过的一名幼儿——天天。由于从小患有心脏病,他的家人对他宠爱有加,样样事情为他包办,导致他升入中班后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特别让我头疼的是他中午不肯睡午觉,为此我尝试过好多让他入睡的方法,最后我决定睡在他旁边,让他的头枕在我的手臂上,另一只手用来拍拍他的后背,这样的姿势也许让他有种在妈妈怀里的感觉,所以睡得特别的安心和踏实。

记得有一次,园内组织公开课竞赛,因为第二天就要上,所以时间特别紧,中午午睡时我就坐在他旁边边用手拍他的后背边备课,孩子很懂事地自己睡着了,当我备完教案,见他已酣然入睡,不禁流出了喜悦的泪水。虽然有时候手臂很酸,为他我放弃了中午午休时间,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依赖性强、胆小也是天天的弊病,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天天在家中特别依赖妈妈,在幼儿园里总是寡言少语的天天,和妈妈却有着说不完的话。对于他这样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为他创造更多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在幼儿园里,这样的机会有很多,可是让孩子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却是非常困难,我决定“利用”天天对我的依恋和信任,陪他一起去找朋友。

在我的陪伴下,天天有很多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可是他仍然不愿主动与同伴交往。一直以来,为了给予天天“心理上的慰藉”,我对他大多采取顺从的态度,尽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是不是我的“顺从”一直阻碍着天天迈出主动交往的第一步呢?我开始有意识地逐渐远离天天的“依赖”。此后,对于天天对我的“依赖”,我不再一味顺从,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我的依赖正在逐渐淡化,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关注我一个人。在一次区角游戏时,天天一开始左顾右盼,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我见他仍然在原地徘徊,可是眼睛却一直偷偷瞄向建构区,我走到他身边问:“天天,你想玩什么?想和谁一起玩?”他指了指建构区,我便建议他:“你可以主动走过去和他们说,我们一起玩,他们肯定会欢迎你的!”在我的鼓励下,他走到了建构区,轻轻地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天天高兴地加入他们,玩了起来。看到天天终于勇敢地迈出了交往的第一步,我暗自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此时,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小小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对孩子的关心呵护已经成为了我们刻在心底的准则,而我没想到孩子们也深切地感觉到了,而且表现得让我很感动。依稀记得那天是个下雨天,天气比较冷。午睡起床后,我让孩子们将外套穿上,能力强的幼儿已经穿好,还有个别几个孩子还在尝试着穿。只见坐在角落里的琪睿正很艰难地把外套袖子翻出来,我走过去问:“需要帮忙吗?”她拎着衣服递给我:“老师,请你帮我把袖子拉出来。”我接过衣服一边示范着一边对她说:“看好了,小手伸进去,抓住袖口拉出来。”琪睿接过衣服一边拍手一边微笑着对我说:“老师,你辛苦死了。”我诧异地望着她:“什么死了?”可能她察觉到我没听清楚,于是提高分贝一字一句地说:“老师,我觉得你辛苦死了。”我被她的一番话给逗乐了,同时不禁为她的懂事而顿感心中一阵暖流。原来,老师平时所做的点点滴滴,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有了幼儿的理解和关怀,让他们得到提高与发展,我的自信增强百倍,我的幸福教育梦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曾经看过一个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 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让我们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猪吧!因为,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