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成为游戏的主人
【摘要】
《纲要》中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教育者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因此,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幼儿充分自由地选择、交流、探讨,真实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真实发展水平。
【关键词】
区域游戏 自主探究 游戏的主人
【正文】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这里的“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施加影响,支持、促进、帮助幼儿顺利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师适宜的指导,引发幼儿与材料、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自主收集、投放游戏材料,充分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1.幼儿自主收集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去布置活动的场所,并且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应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
首先,教师要多观察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游戏情况,了解孩子们喜欢玩什么,喜欢玩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各区角的活动。让幼儿主动收集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它既是游戏的准备,也是游戏的前展性活动。尤其是参与游戏材料的发现和选择,是幼儿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游戏活动,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游戏的过程中,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和需要,幼儿会因游戏材料的缺乏,而不能将游戏活动深入进行下去。
例如,在一次活动中,幼儿想玩“肯德基”游戏,却没有相应的材料,怎么办?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想到自己家里存放的“全家桶”套餐包装盒,可以作为游戏的材料,为此我们在每一个班级中都设了“百宝箱”,让幼儿将收集的材料投放其中。因此,要让幼儿成为游戏材料的收集者,就要让幼儿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缺少什么样的游戏材料,这样才能提高游戏材料收集的目的性。
2.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操作性。
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使学习活动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皮亚杰研究的“知识的建构”理论提示我们,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采用直觉行动性思维方式,在通过对物体的反复操作中,才逐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没有操作就没有活动,也没有幼儿的发展。同时,让对幼儿的操作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动脑操作、动口语言操作等,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要尊重幼儿的需要,首先必须了解幼儿的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区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我们为幼儿设计和布置了各类活动区,既考虑适切性和兴趣性,让孩子愿意玩,乐于玩,又注意层次性和教育性,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发展,同时又考虑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使之能根据教学和游戏的需要,适当进行变动。
因此,我们认为在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益智游戏、美工游戏中特别需要添加一些日常生活材料。通过观察与实践,根据日常生活材料的特点和游戏情节的需要,要分类投放相应的材料。在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要指导幼儿游戏,首先要观察幼儿,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
切忌教师以导演的身份控制游戏。这样会剥夺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打断幼儿游戏的思路,造成游戏的停顿。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应考虑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
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游戏中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组织的游戏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二、给幼儿游戏自主权,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区域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幼儿:“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任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遵守怎样的规则,都由幼儿自己做主。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当然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要以适当的方式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还要对幼儿游戏适当的参与其中,但仅仅是在其中扮演角色,而不去打扰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适当的指导。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矛盾时,我们都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和同伴用讨论、商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并学习去克服困难。
例如:一次区域游戏和孩子们玩《美美发屋》的游戏时,其他材料都有了,就差“烫发器”没有,孩子给了我建议,用筷子绑在一起的方法做烫发器,我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后来在游戏中,我发现他们还用别的东西:小木棍、娃哈哈饮料桶等,来代替烫发器。所以任何一种事物在孩子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索,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如果孩子们愿意拿积木当烫发器,你就让他们拿积木当烫发器,甚至那一个纸筒当烫发器都可以。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老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引导幼儿操作、体验、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幼儿想说、敢说、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培养良好品行,给予积极评价,保证幼儿游戏自主权。
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他们的基础、层次、个性、品德习惯等都不同,因此,我们可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例如,有的幼儿总喜欢支配别人做事,对人说话没礼貌,,在角色游戏中当“超市管理员”时,大家都不听他的“管理。”;有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每次玩好角色游戏都不会把游戏区角里的材料归放、整理好;还有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角色游戏中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孩子们都不愿和他玩。于是,我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和他们进行聊天、谈心、讲道理,或以角色身份加入孩子们的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或是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肯定,有意识的让他们担任一些重要角色,面对他们的进步,我总是以微笑、点头等方式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慢慢的,孩子们变了,他们对人说话有礼貌了,做事也很积极,能主动将玩具、物品归放得整整齐齐,在游戏中也能管住自己、控制好自己了。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法,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和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自主性是成功的动力,需要我们加倍的保护与精心的培育。祝愿我们的区域游戏可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