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师德就是把课上好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因为事关重大,所以,从国家层面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到每一所中小学校的领导,各种场合张口闭口都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为达到此目标,一是大会讲师德。每到开学季,市、县级召开开学工作布置会,教育局领导都会用很长篇幅、很多时间,说上师德规范十几条乃至几十条,并为此划出一条又一条师德红线。要求在新学期里,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师德水平。二是专家析师德。为了落实上级有关师德的要求,各级学校都会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和老师们分析什么是师德,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如何树立崇高的师德。然后,学校把师德要求制作成一块块牌匾,挂到学校显著位置。三是榜样秀师德。每年,学校和教育局都会组织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让一批敬业爱岗、师德高尚的教师挂红花、得奖励。之后,从这些标兵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师,组成师德演讲团,在所辖区域内巡回演讲,以期用榜样的力量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提出明确师德要求没有错,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工作,围绕师德建设组织各项活动也无可非议。问题是上上下下如此重视的一项工作,可谓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事,最终效果不明显。近期像哈尔滨市南岗区继红小学校哈西一校区教师存在言语过激、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靖江市斜桥镇兴阜社区幼儿园有老师涉嫌体罚幼儿;姜堰区某校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等一系列违反师德师风问题时不时发生。这就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了。

朴素的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一个教师具不具有崇高的师德,首先,看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内心深处有没有高度的认同;其次,看教师是不是真心热爱这个职业。没有内因(内心)的认同和热爱,只靠外因的强加,无边无际的说教、无穷无尽的要求,教师的师德是难得崇高起来的。从现实情况看,不说很多领导虽然滔滔不绝,可他们提出的师德要求却远在天边,只想让所有教师都做圣人;不说许多专家虽然喋喋不休,可他们讲的师德规范如雾里看花,让人感觉一点也不接地气;单说那些师德演讲团的不少榜样,脸不红、心不跳地编出一个个故事,什么家里老小有病都不顾、自己身体不适而强撑,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这般虚情假意、舍生取义、专门利人的崇高,如何让人信服?

其实,崇高的师德并没有那么复杂无序,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万语千言、百川归海一句话:把课上好就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身教重于言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箴言。学校里、课堂上,教师要把课堂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不轻慢课堂、不应付学生,要通过学习及时矫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坐标,要经常反思,及时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定好位。就是崇高师德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