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我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付出的辛劳,一定会托起一个小小的中国梦,干好它,也是实现一个梦想。
刚开始工作时,我是带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来到孩子们中间的,可很快这些遐想和憧憬变为了泡沫。孩子们的吵闹声和没完没了的告状,以及判不清的案情重复上演。遇到特别皮的孩子,每天追逐打闹,对我的劝告充耳不闻,天天调皮捣蛋我行我素。我下班回家筋疲力尽嗓子疼到说不出话。一种迷茫和退缩感涌上心来。我觉得我的选择错了,我动摇了。可慢慢的,慢慢的,我发现我与孩子们在这吵闹声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记得一次故事讲了一半,我不停的咳嗽,咳的说不出话来,这时浩浩走了过来拉着我的衣角说;“老师你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其他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问;“老师你嗓子疼就歇会,快喝口水休息一下!”望着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真的被孩子们的天真童心感动了,这时我忽然发现我选择当一名幼儿教师是对的,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哪一份职业能收获如此纯净的爱呢?我庆幸我坚定了我的选择。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还要重视保教工作。在生活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儿歌引导孩子学会穿衣提裤;通过标志,让孩子懂得靠右行走,有序排队。有时孩子因为来不及尿在身上甚至大便解在身上,我会给孩子做好心理安抚,给他清洗并换上干净衣物。就这样,日子在平凡单调中慢慢溜走,思想在紧张中日益丰盈,生命也在平平淡淡中享受快乐,感恩一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呢?
这学期,我的班上来了一名有严重听力障碍的孩子小卓,只有靠助听器才能听见微弱的声音。小卓刚进班时口齿不清、目光游离、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散漫,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作为教师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我上网了解到,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器官并没有疾病,只是由于听觉的障碍致使其说话时出现发音不清等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了解小卓的兴趣爱好,还通过孩子言行举止的外部表现来观察他的内心世界,进而理解他并与其进行心灵的关爱互动。每天早上小卓来园时,我会主动迎上轻轻地拥抱他;检查他的助听器是否带牢,是否充满电;拉着他的小手聊天,带着他和同伴一起游戏。慢慢地小卓能说“老师早”、“再见”等比较简单的单词了,他对我产生了依赖。为了树立小卓的自信心,我引导班上的孩子了解小卓的需要,让孩子们主动关爱、呵护小卓。孩子们友善的接纳和互助给予了小卓精神力量,小卓在同伴的帮助下笑容多了起来。小卓的世界里没有美妙的声音,已是遗憾,我愿用自己的力量温柔地待他,给孩子心灵美好的感受、美好的记忆。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是一名追梦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梦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孩子们就是我的舞台!是他们成全了我的教育梦!我爱孩子,与他们在一起,我变得年少,活泼;与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与他们在一起,我似乎变得更伟大了,我在扮演着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会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坚定执著的走下去,即使青丝变白发,心中的爱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