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放学时,我整理好自己的书本,还向自己班的孩子借了一本六年级的《人文经典》,准备回去读。心想:这个清明假一定要大干一场,离体艺221考试只剩一个多月,读书、练字、跳绳、打羽毛球,一个都不能少。收拾完毕,我自信满满地走出校园。吃完晚饭,心想:今晚就什么都不练,好好休息,反正还有三天呢!第一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邻居来敲门,兴奋地说:“街上有庙会,难得放假,带孩子逛庙会去。”收拾完孩子,出门时已经九点半,蹦床、碰碰车、旋转木马……陪孩子玩到下午三点多,小家伙已经累得走不动,我也筋疲力尽,心想:今天什么事都不想做了,只想赶紧洗个澡,好好睡一觉,读书、写字的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第二天起床,对自己说:今天上午练跳绳,下午练打羽毛球。走到客厅,婆婆在看电视剧《一仆二主》,这个电视剧好看,同事们都在聊。于是坐下来陪婆婆看了一集,太不过瘾了,干脆打开暴风看个够。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该练的一样没练。第三天,去了一趟娘家,晚上回到家已经五六点。忙完孩子,洗漱完毕已经八九点。打开《人文经典》准备背第一首诗,但是眼皮已经重得抬不起来了。模模糊糊中,我走进了221考场,试卷上的题目我居然一条也不会,交了白卷,突然我从梦中惊醒,吓了一身冷汗。幸亏这只是个梦。
我这是患上了拖延症吗?“拖延症”这个词,我是从一部电视剧上听到的,主角们都患上了拖延症,明明知道有很多事要做,但从不主动去做,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拖拖拖,拖到不做不行的时候才会去做。我就是患上了拖延症,难道我就找不出时间来读书、写字吗?不是的,总觉得后面还有时间,总觉得还没到非做不可的时候。想想这样的现象还真不少:有时准备晚上把教案带回家看,可早上还是原封不动地带回学校。总是想:反正还有个早读课可以准备呢!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对自己说,明天早上早点起,以免迟到,可每天早上闹钟闹了三遍都起不了床,直到第四遍闹铃响起,再不起就铁定要迟到,才匆匆起床,手忙脚乱地给孩子穿衣洗漱,自己洗漱,跟打仗冲锋陷阵似的。这个症状可能也影响到了孩子。孩子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能不能玩一会儿再练琴?”“妈妈,我能不能看会儿动画片再写作业?”天哪,拖延症太可怕了,虽然到最后我们把该做的事也都做了,但这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作为一个老师,拖延症尤其要不得,试想: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能等吗?今天的课能拖到明天、后天去上吗?班上出了问题,能拖到以后再去处理吗?
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给明天。聪明的你,请远离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