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我从2017年的姜堰区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升级为2018年的泰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过去一年的忙碌还历历在目:东奔西走听课学习,有时自己班的孩子无暇照顾而委托给其他任课老师;周末经常集中学习,没有了闲情逸致逛街看电影;夜深人静还得挑灯夜战,阅读教学专著,撰写读书心得。今年加入大市的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意识到,要继续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付出之后会收获满满的成功: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教材的深度理解、课堂的高度驾驭能力都离不开去年的培训学习。

22号到24号我带着无限的向往开始了泰州市的培训学习。新起点、新目标,我惊喜地吸收着每天的学习收获:窦平校长关于《核心素养下教师能力的培养》讲座,让我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具备爱心和责任的重要性。蔡文平主任关于《小学数学建模教学初探》的讲座让我深刻了解了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模型“再创造”中感悟模型思想。郎宏坤主任关于《数学创意课程提升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如何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实现学习力的提升。

最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是蔡建华主任关于《从平凡到卓越---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路径与方法》的讲座。说实话,论文写作一直是我的短板,虽然经过了去年一年姜堰区乡村骨干教师的培训,但自知进步平平。虽偶有发表过一些教学感悟,但层次都不是太高。蔡主任运用诙谐的语言一直吸引着我们每个学员听下去。与其说是专家在做讲座,不如说是一个慈祥、和蔼、风趣、幽默的老师在跟学生交谈、交流、讨论。整场听下来,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蔡老师跟我们交流了“为什么要写论文?”“写什么?”“怎么写”“怎样才能发表?”对于写什么,我明白了像我们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最好选择一些切口小、偏实践、而且是真实的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来写,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以后的上课、听课、阅读、交流中要多想、多思。对于怎么写我们可以用思辩的方式、科学的方式、文学的方式等,最后文章写出来要有泥土的芳香、严密的逻辑、工艺品般的精致,而且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当然刚入门的我们可能不能一下子做到这般美好,但是按照蔡老师的建议常常动笔实践,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达到那个写作高度。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要上路,就有庆典。我坚信:在培育站导师们的引领下,在同仁的帮助下,我会脚踏实地,努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能成为浩瀚天幕中闪耀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