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高的个子,身材魁梧,然而在这高大的身材下却藏着一颗慈爱的心。很少发牌气的他,经常是一脸温和的笑容,站在这三尺讲台前近四十个春秋,他却总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踏踏实实、默默无闻的守在这块净土上,他就是我们学校已经退休的杨耀东老师。

刚工作的那年我和杨老师合班,杨老师是三(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初为人师的我有点儿激动,然而更多的则是不安,担心自己不了解孩子们,不知如何去揣摩孩子们的心理,担心自己对教学的生疏等而不能够胜任。然而在我迈进三(2)班的第一天迎接我的除了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稚脸外还有一张给人以阳光般温暖的笑脸。他手里拿着学生的名单表,面带笑容的告诉我他所了解的一些学生,并且嘱咐我,如果在班上遇到什么情况可以随时跟他联系,和他交谈了一会儿,感觉之前的紧张与不安已缓解了不少。责任心强,具有亲和力是杨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对待学生,他是个严师,他利用一个本子将班级里每天的情况都如实的登记下来,他对班里任何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总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督促班里的学生将学习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身为班主任他不仅关注自己所教的语文,对其他的学科也是同样的重视,他经常会向我了解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谁又进步了,谁的口语需要辅导的……让我感动的是那天早上,那天正好是三年级的早读课,我拿着书匆匆忙忙下楼,心想:这帮家伙肯定又不在好好读书。然而,当我走进教室时却惊呆了,每个学生都捧着英语书在认真的读,杨老师在行间来回的走,黑板上写着三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读英语。那次我真的很感动。对学生,杨老师又演绎着慈父的角色,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的钱莹莹同学发烧了,她的小脸火辣辣的,看得出来小家伙很难受,我们农村学校,条件自然不是很好,学校里没有医务室。杨老师冒着严寒把她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她量了体温,开了点药。回到学校后,杨老师对钱钱莹莹同学呵护备至,一会儿摸摸孩子的额头是不是还是很烫,不厌烦的问长问短,因为喝盐开水烧会退的快些,那天你会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来回的穿梭在教室和食堂之间。他就像一个父亲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自己生病的孩子,不,应该说他就是父亲!他每天早上都会和蔼可亲的,耐心的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孩子们小,有些事情做不好,他会和他们一起动手。对待同事,杨老师也甘于默默奉献,由于护送校车的缘故,他每天早上都会来得很早,为同事们打水烧水几乎成了他的习惯。

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亲和、踏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想想自己为学生做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向杨老师学习,向他那样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去温暖一颗颗童心,像他那样默默的坚守在这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