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小树!”一个丫头伸着脑袋贴着我的电脑屏读着我摘录的文字惊呼。足以让我欣慰,每读到有关小树爷爷、小树奶奶、小树的一些触我心弦的金句,我总会急迫地跨进教室门宣布我要读书了。然后我边读边享受着小姑娘小伙儿那清澈闪着光的眼神。
《少年小树之歌》是佛瑞斯特·卡特的自传体小说。本书介绍了主人公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怎样面对世界、体察生命。它以超浪漫的想象力呈现了人类灵魂的直率和深邃。如果你想跳出琐碎的日常事务,进入一个让你沉静的国度,捧起这本书不失为一个绝好的选择。你还会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受教育方法。
认字的奶奶不仅仅认字,不识字的爷爷却懂树魂风言鸟语,小树五岁失去了双亲但有一对智慧深情的祖辈。
书中奶奶语录:
奶奶称赞我做得很好。她说,当你发现美好的事物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给任何你遇见的人。这样,美好的事物才能在这个世界自由地散播开来。
奶奶说人类的身体里有两种心灵,其中一种和肉体的生存有关。我们利用这种肉体心灵寻找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有填饱肚子的粮食。我们依靠这个肉体心灵来寻找伴侣、繁衍后代。她说,人类必须拥有这样的心灵才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残存下去。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心灵,它和这些肉体的需求毫无牵连,那就是精神的心灵。
奶奶说,如果一个人光用肉体的心灵思考,他的行为会变得贪婪而卑贱。如果他脑中只想到如何剥削自己的同胞,并且从他们身上获利,他的精神心灵就会缩小到山胡桃一般大小。
奶奶还说,当躯体死亡时,肉体心灵也跟着死了,但精神心灵却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如果你前辈子都活在小如山胡桃的精神心灵里,当你经过轮回一一那是任何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一你的新生也只剩下小如山胡桃的精神心灵,根本无法体察周遭发生的事。
那样的心灵会一直萎缩,变成豆子那么小,最后就消失不见了。若是你丧失了精神心灵,肉体心灵就会完全占据自己的躯体。
“活死人”就是这么变成的。奶奶告诉我,要辨认“活死人”很简单,当他们看见女人时,脑袋里只想到肮脏的事情;任何人在他们的眼里,只剩下丑恶的缺点;当他们看见一棵树,他们只想到原木,还有财富;他们从不知道“美”是什么。这些人就是经常在我们身旁走动的“活死人”。
奶奶说,精神心灵就像我们身上的肌肉,你常常使用它,它就会愈来愈强壮。而唯一可以锻炼精神心灵的方法,就是运用它来体会事物的内在。但是你必须先挣脱贪婪,还有其他肉体心灵的束缚。这样,当体察内在的心开始萌芽,而你也愈尝试着去了解别人,你的精神心灵就愈强大了。
奶奶告诉我,我可以从观察自己的秘密小巢来体会那股力量。就像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连思想也是一样),到处充满了喧闹的生命迹象。而春天的雷声,仿佛就是新生儿在血污和痛苦中发出的哭喊。奶奶说,这些嘈杂的声响,就是精神心灵以物质形态重回大地的象征。
每到周末晚上,奶奶会点起煤油灯,给小树和爷爷读莎士比亚,读雪莱,读拜伦。小树每个礼拜必须照着词典学五个单词,于是小树的精神世界广袤深邃:
就像奶奶说的,我还感觉到更多的东西。大地之母“梦欧拉”透过鹿皮靴子告诉我她就在这儿。我感觉得到她呼吸的起伏、毛发的摆动和皮肤的弹性……还有在她身体深处如血管般交错的树根,以及在其中流动、供养万物的血液。她的胸脯是那么地温暖而富有弹性,强而有力的心跳几乎把我给弹了起来。
火舌投在墙上的影子时而跳跃,时而忽大忽小地伸缩,仿佛一幅若隐若现、叫人目不暇给的蚀刻画,整座墙因此有了生命。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火焰和影子热情的舞蹈。
太阳已经西落了,天边的夕阳由鲜红色褪成阴暗的血色,并且每一秒钟都在不断地变暗,仿佛白天只剩下临死前的最后一口气了。连傍晚的微风都像耳语一样从我们耳边轻轻溜过,好像有什么事要告诉我们,却又没法子开口大声说。
当四月的气温升到最高时,突如其来的寒意会把你给冻得呆住了。那一阵寒意大约持续了四五天。黑莓必须经历这样乍暖还寒的天气才会开花,所以这阵子就叫作“黑莓冬季”。“黑莓冬季”不来,黑莓就不会开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年没有黑莓吃的缘故。
夏天则是生命力量最澎湃的时刻,就像人在壮年一般。而当萧瑟的秋风吹起,我们觉得自己开始苍老,一股归乡的思绪充塞心头,有些人称这感觉叫作乡愁。万物销声匿迹的冬天就像我们躯体的死亡,但是当春天来临时,它们又会重生。
秋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平和时光。它给了我们机会清醒自己的头脑,好好想一想该如何迎接这个寒冷的冬天。而当我们在整理思绪时,我们不但计划好未来应完成的工作,也会回想起自己过去疏漏掉的一切。秋天也是回忆与懊悔的季节。在迷离的秋光中,你会怨叹自己为什么放弃了那些原本应该做好的工作,还遗忘了那些该说而未说的话。
每天早上,你都会发现霜降得比昨天又往山下移了一些。一点点薄薄羞怯的霜,冻不了人,但是它却提醒你没有人能留住夏天,就像没有人能让时光倒流一样。它还顺道告诉你,死寂的寒冬正在等着上台呢!
还有一只知更鸟不知道遇见什么兴奋事,它笔直地朝我们跳来,落在爷爷的膝盖上。它
一直缠着爷爷,要告诉爷爷它对那件兴奋事的看法。最后,它决定用唱的方式来抒发它的心声,但是它的声音实在是太刺耳了。试了几声后,它只好打消那个念头,摇摇摆摆地跳回灌本丛,留下笑得在地上打滚的我和爷登。爷爷说他差点把肚子都给笑破了。我也是一样。
我一口气摘录一串小树对四季的感悟,对大地对鸟儿的描摹,大地是有呼吸的有血液的,知更鸟那么想表达却那样让人忍俊不禁,一切都亲切温和可爱。这莫不是奶奶所言的“体察内在的心开始萌芽,而你也愈尝试着去了解别人,你的精神心灵就愈强大了。”如果说奶奶是小树儿的精神导师,爷爷则是奶奶的助教。
这本书的书名当初就是《我和爷爷》,小树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跟爷爷入深山酿酒、去河里捕鱼、到平地种田、上小镇买卖习得的,生活即教育,小树在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日子里,与人、与自然生灵和谐相处,让读者读到了一个丰富的新世界。爷爷跟小树发生的第一个教育故事就牢牢地抓人心魄。小树这样描述:
我这么早就自己起来的原因,是因为爷爷告诉我,只要我能早起,就可以跟着他一起到通往山上的小径瞧瞧。但是,他还说,他不会叫我起床的。
“一个男子汉早晨是自觉自愿起床的。”爷爷低下头严肃地告诉我,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但是今天早晨他一起身后,便把我房间的墙撞得乒乓作响,提高了声调和奶奶说话,还发出一大堆的噪音。我当然听见了,于是赶紧起床抢先一步到外头去,和狗儿们一起在黑暗中等着他们出来。
“看看是谁在这儿!”爷爷惊讶地说。
“早安,爷爷!”我回答道,声音中掩不住得意的语气。
读到这,有的孩子说爷爷是个老顽童,有的说爷爷面冷心热,到底是一群四年级的孩子,还没能读出爷爷的教育智慧,让五岁的小树儿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给小树的精神生命打好了底色。
爷爷语录并不逊色于他们俩敬畏的有文化的奶奶: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则,”他轻声地说道,“你只能拿你需要的东西。……人类也像蜜蜂一样,总贪取多过自己应得的那一份东西……”
爷爷告诉我,当一个人失去他所爱的东西,都会尝到这样的痛苦。而唯一可以避免这种痛苦的方法,就是不去爱任何东西。不过,那样的结局却更为凄惨,因为你无时无刻不被空虚所包围。
他说,尤其有一天自己老了,回忆起那些曾经爱过的人和事,你会发现自己只记得他们美好的一面,而这正告诉我们坏事是绝不长久的。
爷爷说,给一个人鱼,不如教他怎么钓鱼。如果你教一个人如何自食其力,他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如果你只是给予他现成的帮助而不教他什么,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得供养那个人了。那样的话,你只会毁了那个人的一生,剥夺了他所有发展的空间和特质。
爷爷说,偶尔出现的严冬是有它的用处的。它是大自然扫除旧物的手段。经过它的洗礼,来年万物才能长得更好。冰雨压了树木脆弱的枝干,只有强壮的枝丫才能熬过来。寒风扫去软烂的橡子、果子、矮栗和胡桃,使得明年山里才能长出更结实的坚果。
不禁翻到121页,乍暖还寒原来是“黑莓冬季”,不然就没有黑莓吃了,这让我一下子心领神会了倒春寒,面对忽冷忽热的初夏也坦然心安了。,
文中跟小树爷爷奶奶成为一辈子朋友的人也绝不是平庸之辈,语录如下:
魏恩先生说,算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他告诉我,教育分成两个方向,其中一部分是偏向技术性的;好比教导你如何谋生,在自己的行业中出人头地。像他,他就不断地在这个方向求新求变。但是,他严肃地说,教育的另外一个部分你最好能坚守住,不要轻易改变。魏恩先生称这一部分叫作“价值感”。
他说,学会把自己的价值感放在诚实、节俭、努力工作、爱护同胞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没有人教导你建立这些价值感,无论你技术领域的知识有多先进,你仍然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事实上,在失去价值感的状况下,你懂得愈多的先进知识,你就愈可能利用这些进步的方法来为非作歹进行破坏。
当我把魏恩先生的这段话读给孩子们听的时候,我的心里有那几个乖巧又默默为班级操心的孩子,也有那两个斤斤计较,止于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绝不乐于为同学解难,为班级牺牲一点时间的孩子。我边读边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因为表情不会像语言那么有时会有欺骗性。也让我想到每个孩子身后的家庭,家庭里的父母、祖辈,孩子只是他们的一面镜子。
原来我所读的书也是有缘的,在此书中会蓦然遇见彼书中的一段话“我们应读达到的成熟,是我们不断磨砺自己,变得日益质朴,日益真诚、日益纯洁、日益平和、日益温柔、日益善良和日益富于同情感。这是我们应走的惟一的道路。”思想家史怀泽的这段话跟魏恩的价值感竟然如此契合。
而这本书在一年前我就推荐给我身边的人和学生父母去读了,如果朗读就更适合了,仅仅这本书里的语言就会美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