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姜堰教育- 新闻动态
姜堰区举行“5G+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改革战略合作发布会
2025-03-13 21:15:58


3月13日,“5G+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改革战略合作发布会在城西学校教育集团城西初中校区举行,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原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陈夏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叶忠,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解凯彬,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江苏薪传科技首席科学家郭延文,中国移动泰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姜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申海峰,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教研员、博士喻小琴,泰州市教科院院长陆全贵,泰州市电教馆馆长潘凌云,泰州移动姜堰分公司经理王秋平,江苏薪传科技有限公司CEO谢枚,姜堰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城区各中小学主要负责人、分管教学校长、电教主任、骨干教师以及各级媒体出席活动。

申海峰在致辞中表示:回望历史、文脉传承,孕育着姜堰教育的厚重与灵气。走出了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棋圣黄龙士、当代草圣高二适等学者名士,留下了“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一门三兄弟、六院士”等文化佳话,一代代名贤巨匠,灿若星河,成为姜堰教育开拓进取、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立足当下、智慧赋能,激荡着姜堰教育的自信与活力。姜堰教育持续推进“5G+AI”教育实践,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覆盖全区的5G教育专网,在5所学校试点推进“5G+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助力师生“可视化、全景式”成长、成才。

展望未来、趁“数”而上,憧憬着姜堰教育的生机与希望。我们期待也坚信,在“5G+AI”的持续赋能下,探索更多教育改革、教育治理等领域的新路径,让知识传递更加精准高效,思维启迪更加趣味深刻,人才培育更加全面多元,为全省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姜堰方案、姜堰经验!

喻小琴在讲话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的必要性,必须主动拥抱AI,利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关键领域的主要问题,坚守教育立场,坚持教育的师生活动性以及面对面的温情传递;叶忠强调,必须打破AI的程式化、格式化,要利用技术为教师、学生精准画像,在AI人工智能大背景下,尽快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探索最适合的育人方式、育人路径;陈夏初在总结发言中指出,AI智能时代,要把握机遇,答好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 时代命题,要坚持技术创新,运用清单化的垂直大模型破解教育难题,要总结试点校经验成果,提炼成标准化方案,形成可复制经验,从而以“智变”促“质变”。他提出“三个一”的要求,即一个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一座桥梁,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一条路径,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缔造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东与泰州移动姜堰分公司副总经理韩国栋签署合作协议。‌陈夏初、解凯彬、张磊、申海峰、王秋平、谢枚共同见证并按下启动键,正式开启“5G + 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改革新篇章。

圆桌论坛以“‘5G+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为主题,由解凯彬教授主持。江苏省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华,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江苏薪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延文教授,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负责人、试点学校教师代表参加。

解凯彬院长以“项目缘起”开启圆桌论坛,陈志峰回顾了凤凰园小学AI测评系统的落地历程;郭延文教授研发团队介绍了前期技术层面的迭代升级;唐杰以区域实践为例,展现了AI赋能教育的“姜堰速度”;一线教师代表余丹丹、吴羽佳则以“AI照见教学盲区”的真实案例,讲述从“数据焦虑”到“人机共进”的蜕变。

江苏省教科院赵华高度评价姜堰基础教育改革,他指出,要通过人机协同评课,促进教学智慧的深层碰撞;要依托5G技术构建教育“数字孪生”生态,积累丰富的专业研究资源空间;要以“沉心教研”的理念回归基层实践,校企协同合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积蓄专业势能。针对“5G+AI”赋能姜堰基础教育,赵华认为,要构建“自我审视+同行互评+人机协同观察”模式助力教师成长;要搭建智能云教研平台,推动跨校联盟与AI辅助研讨;要开发课程切片、智能课件生成及数字教师答疑系统,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活动由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孙长春主持,现场还播放了“5G + AI”在姜堰五所学校先行先试的成果视频。




发布: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