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姜堰区“学段衔接”教学研讨暨4月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康华小学举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王东、区教育局相关学科教研员,各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书记、校长以及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六年级数学教师代表参加。
活动中,参会人员观摩了康华小学特色文化墙及幼小思维衔接课程活动,近距离感受校园文化与课程衔接的创新成果。
康华小学孙昱老师执教小初衔接研讨课《假设法解决问题》,以“鸡兔同笼”等经典例题为载体,采用“自主预学—组内共学—互问互答—当堂反馈”教学法,引导学生聚焦“数量关系”展开深度思维碰撞。
泰州中高考命题专家、正高级教师钱德春以《我理解的小初衔接数学教学》为题作讲座,他通过两道小学典型数学问题的深度解析为切入点,围绕“小初衔接教学实践困境”“数学认知发展阶段特征”“思维模式转型差异”三方面展开论述,系统对比剖析了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关键差异,并提出针对性教学衔接策略,为与会教师提供指导。
三位教研员围绕“学科如何落实小初衔接”展开深度分享,为破解学段衔接难题、构建贯通式教学体系提供了专业思考与实践路径。
基础教育不同学段之间实现有效衔接,是保障学生平稳过渡和健康成长的关键。王东以《聚焦学段衔接,开展行动研究》为题,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态度,必须更新理念抓落实。学段衔接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必然要求。行动研究是一种方法,必须系统建构抓落实。知道教什么,细化教学内容;掌握怎么教,研究教学方法;明确什么时间教,落实教学时间。行动研究是一种担当,必须直面挑战抓落实。必须破学段割裂难题,破资源不足难题,破能力欠缺难题,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